西门大少
长治机场迁建这事儿,真应了那句老话——拆旧房比盖新房还费劲!
当年长治和晋城合计着在长治县南仙泉搞机场,结果2018年太焦高铁一横插过来,俩兄弟直接掰了。晋城转头喊出"太行山机场"的口号,长治则死磕王村机场迁建。如今七年过去,晋城那边热热闹闹传着"机场开建",长治却还在选址的泥潭里打转。
先说晋城那头。网上风传太行山机场"完成手续正在施工",可仔细扒拉扒拉——哪有什么施工队进场?真要2025年通航,这时间表怕是要放卫星。民航局审批流程不是过家家,光是环评就能卡掉三成项目。晋城机场挨着太行山保护区,鸟群迁徙路线和跑道规划撞车,这事儿搁谁都得挠头。
再看看长治。2024年好不容易挤进国家"十四五"规划调整方案,结果到现在民航局连个准信儿都没给。市里圈了三个备选地:东王坡、丹朱、屯留。东王坡地势平得像熨斗,离市区也近,可拆迁户的补偿款还没个准谱;丹朱挨着漳泽湖湿地,环保组织天天蹲着拍照;屯留倒是便宜,可修条12公里机场快线得砸7个亿,这不是明摆着让财政出血?
最要命的是军民合用机场的审批。朋友在机场干过地勤的都知道,光军方批文就能让你跑断腿。长治王村机场那跑道还是抗战时期留的,净空限制害得城区盖楼不能超过45米,活像给城市发展套了紧箍咒。民航华北局去年监测数据更扎心:机场南边每天6小时噪音超85分贝,8万居民天天被飞机轰鸣当闹钟。
对比其他省份,福建龙岩机场迁建至少还搞出了"军地联合指挥部",甘肃天水机场改造至少按时完成了跑道盖被。反观长治,2021年就启动的迁建工程,到现在连个像样的环评报告都没整明白。省发改委5月份回复人大代表时也实诚——"力争2026年开工?门儿都没有!"
不过话分两头,长治新机场要是真能落地,那可真是解了城市发展的死结。东王坡场址要是敲定,12分钟空铁联运圈能把长治东站和机场拧成一股绳。市里规划的航空物流园、临空产业园,哪个不是奔着千亿产值去的?可现在呢?市发改委天天喊着"科学论证",老百姓眼巴巴盼着,结果论证了四年还在论证。
说到底还是利益博弈。军方要保战备功能,环保要守绿水青山,开发商惦记着地价飙升,老百姓就想要个安静觉睡。三方拉锯战打到今天,连个选址公示都藏着掖着。听说第三个保密场址在屯留路村乡,可当地村民连"机场快线要占我庄稼地"的传言都不敢信。
再看看人家晋城,虽然太行山机场还没影,但人家把通航机场先搞起来了。长治倒好,连职工食堂盖个沉降观测都要重新招标。这哪像搞基建的架势?倒像临时工班子应付差事。
说一千道一万,机场迁建就是面照妖镜。照出城市规划的短视,照出部门扯皮的顽疾,更照出民生诉求的迫切。什么时候长治人不用捂着耳朵睡觉,什么时候晋城人能坐着飞机看太行,这事儿才算真成了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