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个国家留学生在上党区开展研学社会实践活动

长治 更新于:2025-07-31 12:54
  • 用户2825299151465
    此前,北京交通大学10名来自俄罗斯、马来西亚、柬埔寨等10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走进上党区,开启了一场以“寻迹太行红韵,探源老区转型”为主题的研学社会实践活动。在为期两天的行程中,留学生们深入企业、村落、博物馆,触摸红色历史,见证产业转型,体验非遗文化,在与这片土地的深度对话中,感受上党区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。此次活动由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、共青团上党区委与上党文旅集团联合主办,既是京长合作框架下的文化交流新实践,也让国际青年在非遗技艺与现代产业的碰撞中,读懂中国区域发展的鲜活密码。

    产业转型实地探访:从传统制造到绿色发展

    研学团队首站来到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。在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,留学生们详细了解了药品从研发、原料检测到生产包装的全流程。“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,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让人印象深刻。”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李浩然一边观看自动化生产线,一边用手机记录下关键数据,他表示,这样的现代化企业让他深受震撼。

    随后,研学团队走进鹿鸣酒业,在古色古香的发酵车间,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管理模式的结合让留学生们眼前一亮。肯尼亚籍留学生阿布端起一杯刚酿出的原浆酒,轻嗅后赞叹道:“从粮食到酒液,这里面藏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。”

    雅瑞地毯公司的参观则让大家对“资源型城市转型”有了直观认识。作为由煤矿企业转型而来的新兴产业代表,雅瑞地毯用废旧纺织品研发环保地毯的技术,让留学生们深刻理解了“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”的内涵。柬埔寨籍留学生庄丽贞说:“原来地毯的用处可以这么多,我看到很多在墙上挂着的挂毯有长城、中国地图、哪吒等元素,把传统元素和现代工艺完美结合到了产品中,非常漂亮,真的很厉害!”

    传统文化深度体验:从非遗技艺到古建密码

    非遗文化体验是此次行程的重要亮点。上党戏曲博物馆内,浓厚的文化氛围瞬间吸引了留学生们的目光。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馆内陈列的各式戏曲服饰、道具和乐器,详细讲解了上党梆子的发展历程、艺术特点以及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看着那些绣满精致花纹的戏服、造型独特的脸谱和古朴的乐器,留学生们不时发出惊叹。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厄其尔感慨道:“这些戏服太精美了,每一针一线里都藏着用心,原来中国的传统戏曲不仅是表演,连服饰都像艺术品一样。”

    八义窑红绿彩瓷器博物馆里,亲手制作瓷器的体验让大家兴致勃勃。在陶艺师傅的示范下,留学生们尝试拉坯、施彩,在泥土与色彩的艺术里,与千年非遗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孟加拉国籍留学生艾瑞福虽然在碗坯上画的画并不规整,但他依然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兴奋地说:“我完全沉浸其中了,这种感觉好奇妙。”

    古建美学同样令人赞叹,南宋五凤楼的飞檐斗拱间,藏着中式建筑的榫卯密码;天下都城隍的香火缭绕中,延续着民俗信仰的精神传承;永丰村的文旅转型、东掌小院的民俗焕新,则让留学生看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

    夏宫咖啡日:一杯咖啡里的文化对话

    “夏宫咖啡日”人才交流沙龙在长治妇儿科教中心温情开展,10名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与长治学院、长治医学院等校的30余名大学生围坐一堂,在氤氲的咖啡香气中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的青春对话。

    “课本里的山西,远不如亲手触摸到的真实,这些体验比任何文字都更动人。”马来西亚籍留学生陈俊勋的开场白引发全场共鸣。随后,其他留学生依次分享感受,有人痴迷于夹馅汤的口感,有人惊叹于非遗技艺的精巧,言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。

    “来长治一定要去八泉峡、漳泽湖,都很值得打卡!”“还有荫城猪汤、小粉煎饼很多美食都很好吃!”“我们这里四季分明,夏季平均气温27,是避暑的好地方。”长治本地学子纷纷化身“文化代言人”,热情推介家乡魅力。

    三个小时的交流中,咖啡续了一杯又一杯,话题从美食延伸到民俗,从非遗谈到发展。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芳感慨:“文化交流贵在双向流动,这场沙龙让世界看见上党,也让上党听见世界的声音。”她说,期待未来留学生们能分享更多本国故事,让这座青年“友谊之桥”真正成为促进文化互鉴的纽带。

    荫城古镇夜韵:千年老街的青春联谊

    荫城古镇的夏夜因一场中外青年联谊会格外热闹。留学生与来自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、陕西师范大学、山西师范大学、长治学院的72名优秀学子汇聚在千年老街,以文化为桥,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。据了解,这72名学子也于同一时间在我区深度研学,他们同样沉浸式感受了“四宜”上党的独特魅力,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、坚定信念。

    联谊活动前,留学生们在荫城古镇的街道上体验上党人的童年回忆—“推箍”游戏,并分组进行比赛,大家推着铁环在石板路上奔跑,欢笑声响彻夜空。俄罗斯籍留学生瑞安虽然多次让铁环“跑偏”,但在队友的指导下逐渐掌握技巧,他擦着汗说:“这个游戏看起来简单,其实需要技巧,就像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,要慢慢摸索。”

    联谊活动在古老的《劝号谱》声中拉开序幕,潞商传承千年的诚信古训通过悠扬曲调传递给在场每一个人。非遗传承人李学忠带来的“二鬼摔跤”的表演精彩纷呈,表演者将两个“小鬼”演绎得活灵活现,在地上翻滚、扭打,夸张的动作和精湛的技艺,赢得阵阵掌声与喝彩。大家围坐在一起做游戏、聊天,千年古镇在击鼓传花的欢笑、即兴表演的歌声中充满了青春活力。

    合作共赢谋发展:京长携手共绘文旅新篇

    此次研学活动是上党文旅集团“跟着游山西 住在荫城访上党”项目的升级版,打破传统观光的固有局限,创新采用“寻迹+体验+学术+创新”四维模式。研学过程中,工作人员与留学生真诚互动、耐心交流。“志愿者的精心筹备与非遗传承人的周到支持,让每位留学生切实感受到上党的诚意与温暖。”共青团上党区委书记洪玲玉说道。

    上党文旅集团办公室主任宋李楠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国际青年不仅是‘观光者’,更是上党文化的‘体验者’和‘传播者’,旨在通过深度文化体验,促进国际青年对上党千年文明的认知与理解,也让上党文化在国际视角中彰显独特价值。”

    两天的研学虽短,但上党的红色精神、转型实践、文化魅力已深深烙印在留学生心中。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芳说:“文化传播的种子悄然播下,上党符号深植于心,参加研学营的十国留学生已经成为上党文旅国际代言人”。

    来源:上党全媒体

    编辑:勾文玥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