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你来
中秋佳节话团圆 民俗传承绽光彩——长治市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主题活动
又是一年团圆时!中秋佳节,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。为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,弘扬传统文化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我市各县区广泛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系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,弘扬爱国爱家、团圆幸福、和谐美满的价值理念,生动展示中秋佳节的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人文魅力,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引领全市上下提升文明素养、厚植家国情怀、增强文化自信、凝聚奋进力量。

从市区到乡村,从文艺展演到文明集市,从民俗体验到公益服务,一系列特色活动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魅力,在文明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,共同谱写一曲“月满华诞、文明同辉”的节日赞歌。
示范引领树标杆 市县联动掀热潮“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,又能增进邻里感情,特别有意义。”在全市“我们的节日・中秋”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活动现场,带着孩子参与活动的居民李女士说道。

9 月29 日,在襄垣县虒亭镇虎口村,以“月满华诞映团圆 文明同辉倡新风”为主题的全市“我们的节日・中秋”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活动正在开展,将文艺展演与文明集市巧妙融合,为群众带来一场兼具文化性与互动性的文化活动。活动现场,开场舞《月满山河》一登场便点燃全场热情。舞蹈、歌曲、萨克斯独奏、川剧变脸等节目将活动推向高潮,尤其是川剧变脸表演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。与文艺展演同步开展的文明集市,成为传递文化与温暖的重要平台。“中秋诗词对答”“亲手做月饼”“非遗五谷粮食画”等来自各乡镇的特色活动,展示了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。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活动,深化了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。示范活动的成功举办,带动市县联动掀起活动热潮。上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里,义诊、义剪、法律宣传贴心便民,一系列移风易俗活动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。壶关县英雄广场的文明集市设有多个主题区,群众参与灯谜竞猜、月饼制作,欣赏《中国龙》《红色娘子军》等表演,便民服务与健康义诊传递温暖。长子县丹朱镇丹顺社区,居民齐唱《歌唱祖国》,文明集市的政策普及、健康服务与趣味游戏,进一步拉近邻里距离。一系列活动让全市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节日氛围,更在文明实践中传承文化、凝聚力量。
移风易俗庆中秋 文明新风润佳节中秋佳节,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,更是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契机。

“我的爷爷原名关有维,‘魏拯民’是他投身抗日救亡事业时所用的化名。”屯留区将“我们的节日・中秋”主题活动与国防教育创新结合,抗日英雄关有维之孙关毓贵、荣获二等功的退役军人鞠平安,为学生们讲述抗战历史与英雄事迹,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奋进力量。“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,比起来包装豪华的月饼礼盒,多花时间陪陪家人更重要,您说是不?”在武乡县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节”——“月满华诞映团圆 文明同辉倡新风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,志愿者向居民宣传爱国爱家等理念,普及用电安全、禁毒等知识,让文明理念润物无声。

潞城区婴城社区友邻运动会温情启幕,居民们在团队合作与竞技挑战中全力以赴,欢声笑语不断,通过亲情与友情互动,密切邻里关系,为文明乡风建设注入活力。黎城县精神文明创建中心通过举办孝老敬亲文明实践主题活动,表彰“好婆婆”“好儿媳”“最美家庭”等先进典型,激励村民传承孝道、弘扬文明家风,让中秋节日氛围更添温情。在孝老敬亲活动中,一份节日礼物、一段家风故事、一顿团圆饭,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生机,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。

潞州区蔡家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以“月满中秋传国粹之韵”为主题,组织居民制作京剧脸谱挂饰。一个个精致的脸谱挂饰,不仅让居民深入了解京剧文化,更激发其对戏曲艺术的热爱。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主题活动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将传统文化传承、文明新风倡导、公益服务传递有机结合,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节日温暖,在体验中提升文明素养,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凝聚力。
体验中秋民俗 传承优秀文化中秋节不仅有团圆宴,还有文化盛宴。我市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等阵地,开展诗词歌会、猜灯谜、做月饼等民俗文化活动,充分挖掘中秋蕴含的文化内涵,使广大干部群众感受中华文化魅力,增强爱祖国爱家乡情感。

揉面、包馅、压模……2025年沁县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现场,居民们一起制作手工月饼,每一道工序都讲究配合与协作,幸福伴着月饼的香气,温暖了秋日。“这活动搞得太好了!中秋和国庆碰到一起,喜上加喜。”70岁的昌盛村村民陈满元拿着刚做好的月饼,笑得合不拢嘴,“村里组织这样的活动,让大家聚在一起,热热闹闹的,就像一家人一样。以前过节,大家也就是吃吃喝喝,现在有了这些活动,能学知识,又能娱乐,感觉这节过得更有意义了。”在民俗体验互动中,一块手工月饼、一幅粮食画、一次诗词对答,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是可触摸、可感知的生活场景。诗遇中秋,传承文化。平顺县青羊书屋的“月满华诞・情诵家国”诗文朗诵会现场,朗诵爱好者们围绕“歌颂祖国、赞美家乡、咏月团圆、弘扬传统文化”主题,带来经典诗词、现代诗歌与散文名篇诵读。或激昂,或悠扬的声音,传递着对家国的深情与对团圆的期许。

沁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诗歌朗诵活动充满童真,来自多所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,纷纷登台朗诵《水调歌头・明月几时有》等经典诗篇。这些文字,如溪流汇入江海,汇成一篇献给祖国的诗篇。月光下,团圆的种子已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土壤里扎根;秋风中,文明的新风正吹遍长治的大街小巷。月满中秋,家国同辉。全市“我们的节日・中秋”系列活动已落下帷幕,但传统文化的传承、文明新风的倡导从未停止。未来,我市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,充分发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,积极开展内涵鲜明、形式多样的活动,推动新风尚春风化雨、深入人心。